蚤行

雨过廉纤漏点频,火销香冷睡初匀。
当关月出呼残梦,倚枕鸡号送晚春。
杨柳渐逢官绿暗,杏花何处野红新。
蚤行只似婆娑意,解作禁愁耐事人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末清晨的细腻画面,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场景传递出淡淡的愁绪与坚韧的生活态度。

前两句写雨后清晨的宁静:屋檐残留的雨滴断续落下,炉火熄灭后熏香渐冷,人刚睡醒还未完全清醒。这里用"漏点频""香冷"等细节营造出清冷慵懒的氛围。

三四句生动刻画晨起时刻:月光突然照进门,惊醒了未做完的梦;倚着枕头听见鸡鸣,意识到春天就要这样悄悄溜走了。"呼残梦"的拟人写法让月光有了唤醒者的形象,"送晚春"则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惆怅。

五六句转向窗外景色:杨柳已换上深绿的官家制式颜色(暗指杨柳叶茂),却不知野地里的杏花在何处绽放着新鲜的红色。这里用"官绿"与"野红"形成有趣对比,暗示对自由生机的向往。

最后两句是全诗主旨:诗人说早起赶路时,自己就像那随风摇摆的柳枝一样,看似柔弱却暗含韧性。这种姿态让他能够化解心中的愁闷,成为经得起生活磨炼的人。"禁愁耐事"四字凝练地表达了面对困境时的自我调节能力。

全诗妙在将寻常的早起经历,通过雨滴、月光、鸡鸣、杨柳等意象串联,最终升华为一种生活哲学——用柔韧的姿态应对人生的愁烦。没有宏大叙事,却在细腻观察中展现了古人"化日常为诗意"的智慧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