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同南坦司空通济桥观月

美人东去忽经秋,坐忆苕溪动别愁。
问信几回湖外舸,看山何处水边楼。
遥怜短鬓风尘暗,可耐长江日夜流。
俯仰少年心万里,梦魂曾伴史迁游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人在秋天思念远方朋友的心情,充满了对过往时光的感慨和对人生漂泊的无奈。

开头"美人东去忽经秋"用"美人"代指朋友,说朋友离开已经过了一个秋天,时间流逝之快让人惊讶。"坐忆苕溪动别愁"写坐着回忆在苕溪分别时的场景,离愁又被勾起。

中间四句通过几个生活细节,展现思念之深:多次打听朋友坐船到湖外的消息,想象朋友现在在哪处水边楼阁看山景。又想到自己头发渐白,在风尘中奔波,而长江日夜奔流不停,暗示时光飞逝、人生易老。

最后两句突然把时间拉回少年时代,说那时心比天高,志向远大,连做梦都像司马迁那样游历天下。这里用"史迁"(司马迁)的典故,既表达对广阔天地的向往,也暗含对自己现状的感慨。

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:用日常小事写深情(比如打听朋友消息),用自然景物写人生(长江流水喻时光),最后用少年壮志反衬中年心境,让读者感受到时间带给人的变化。语言看似平淡,但每个画面都能引发共鸣,特别是最后两句的今昔对比,让人读后不禁联想到自己的青春梦想和现实处境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