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写的是除夕夜对人生的感慨,情感真挚又带着无奈。
开头两句,诗人回忆过去和朋友们的潇洒时光,但那些往事已经模糊不清,就像水上的船影一样难以捉摸。这里用"剑契船"的比喻,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,又暗示了时光流逝的无奈。
中间四句是诗人对人生的思考:
- "细数流年"一句说时间过得太快,一眨眼就老了;每次听到远方朋友去世的消息,都感到特别悲伤。
- "龙蛇"一句用比喻:好人(龙蛇)总是遭遇厄运,老天爷到底什么意思?但幸好还有像"蛩駏"(蟋蟀和驴,比喻不离不弃的朋友)这样的老友相互依靠,越是年老越觉得珍贵。
最后两句是诗人的矛盾心理:明明很想归隐,却因为现实原因不能实现;甚至幻想能留住时光("驻景"),像传说中的仙人一样长生不老。这种明知不可能却依然渴望的心情,特别能引起普通人的共鸣。
整首诗的魅力在于:用简单的比喻(船影、龙蛇、蛩駏)把抽象的时光、命运、友情写得生动可感;既表达了人到老年对死亡的恐惧,又透露出对真挚友情的依赖。最后那种"想得却得不到"的遗憾,让每个为生活所困的现代人都能感同身受。
查慎行
查慎行(1650~1727) 清代诗人,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。初名嗣琏,字夏重,号查田;后改名慎行,字悔余,号他山,赐号烟波钓徒,晚年居于初白庵,所以又称查初白。海宁袁花(今属浙江)人。康熙四十二年(1703)进士;特授翰林院编修,入直内廷。五十二年(1713),乞休归里,家居10余年。雍正四年(1726),因弟查嗣庭讪谤案,以家长失教获罪,被逮入京,次年放归,不久去世。查慎行诗学东坡、放翁,尝注苏诗。自朱彝尊去世后,为东南诗坛领袖。著有《他山诗钞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