挽张之洞联

鞠躬尽瘁,真古大臣风,若论事业文章,犹公余绪;
蒿目时艰,正为天下恸,况复感恩知己,重我悲哀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挽联是哀悼晚清名臣张之洞的,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:

上联说张之洞一生勤恳工作,完全符合古代贤臣的标准。他的政治成就和文学造诣都很高,但作者认为这些还只是他才华的"边角料"——意思是说张之洞的实际能力比表面看到的还要强得多。

下联转到现实感慨:当时国家正处于危难时期("蒿目时艰"指忧心地看着时局艰难),为天下失去这样的栋梁而悲痛。更何况作者本人还受到过张之洞的赏识和帮助,这种个人情感让悲痛更加深刻。

全联的亮点在于:
1. 用"余绪"这个比喻,既夸了张之洞的成就,又暗示他本可以做得更多
2. 把国家大义和个人感情自然结合,从"为天下恸"到"重我悲哀"层层递进
3. "鞠躬尽瘁"用诸葛亮典故,把张之洞比作诸葛亮式的忠臣

这种挽联既表达哀思,又评价功绩,还融入时代背景,短短几十字包含三层深意,展现了传统文学的精炼之美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