阎梅公中丞出观家乐 其一

烧残绛蜡月胧明,百和香中吹玉笙。
一片綵云飞不散,曲栏干外艳歌声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奢华的家宴歌舞场景,充满声色之美。

前两句"烧残绛蜡月胧明,百和香中吹玉笙"用蜡烛、月光、香料、乐器四个元素,构建出夜晚宴会的氛围。燃烧的红色蜡烛快要烧尽,月光朦胧地照着,在混合香料的芬芳中传来悠扬的笙乐声。这里通过视觉(烛光、月光)、嗅觉(香料)、听觉(笙声)的多重感官描写,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。

后两句"一片綵云飞不散,曲栏干外艳歌声"将歌舞表演比作不散的彩云,栏杆外传来艳丽的歌声。这里用"彩云"比喻歌舞的绚丽多彩,用"不散"形容表演的精彩让人流连忘返。"艳歌声"则点明了表演的性质,可能是歌妓的演唱。

全诗短短四句,却生动展现了明代贵族夜宴的奢靡场景。诗人没有直接描写人物,而是通过环境、音乐、歌舞的侧面烘托,让读者自己去想象这场宴会的盛况。这种含蓄的描写手法,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