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愁
天荒荒,地眑眑,寥落万年豪圣少。
一旦有之坐以槁,令此革党更扰扰,君臣日旰益草草。
我今忽有怨,怨天不速老。
不然手揭浮云,喝破青天十万丈,置我牢愁天之上。
我愁置天上,炯炯瞳瞳,亿千万年,任汝下人瞻以望。
一旦有之坐以槁,令此革党更扰扰,君臣日旰益草草。
我今忽有怨,怨天不速老。
不然手揭浮云,喝破青天十万丈,置我牢愁天之上。
我愁置天上,炯炯瞳瞳,亿千万年,任汝下人瞻以望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《大愁》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孤独与愤懑,同时夹杂着对现实的失望和对永恒的渴望。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:
1. 开篇的苍凉感
开头"天荒荒,地眑眑"描绘了天地空旷荒凉的景象,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。他说历史上真正的英雄豪杰很少,即使出现了也很快被现实消磨("坐以槁"),而现在的世道更是混乱不堪("革党扰扰"),君臣忙碌却无所作为("日旰益草草")。
2. 爆发的愤怒
诗人突然直白地说"我怨天不速老",这是对现实极度不满的爆发。他恨不得亲手撕开浮云,喝破青天,把自己的愁苦直接挂到天上去——这种夸张的想象,生动表现了愁绪之深重。
3. 愁苦的永恒化
最后诗人幻想把自己的愁悬挂在九天之上,让它像日月一样永远明亮("炯炯瞳瞳"),让后世千万年的人们都能仰望。这看似是发泄,实则暗含深意:诗人希望自己的痛苦能被历史记住,成为警醒世人的永恒存在。
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:
- 用"撕破青天"这种极具破坏力的意象,表现内心的压抑与反抗
- 把个人愁苦升华为永恒存在的浪漫想象,使情绪得到诗意的升华
- 在愤怒中透露出对理想世界的渴望,以及对现实不公的控诉
这种将个人情感与天地时空相连的写法,让普通的"愁"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