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是悼念一位名叫欧阳氏的贤惠妇人。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:
第一联"法掾无双裔,夫人六一孙"是说她的丈夫是司法官员中的佼佼者(法掾无双),而她本人是北宋文豪欧阳修(号六一居士)的后代,出身名门。
中间两联用生动的意象展现她的一生:"南涧藻"指她年轻时勤劳贤惠,像水边的藻类一样默默奉献;"北堂萱"是古代指代母亲的意象,说她晚年享受天伦之乐。"蒲圃新槚"指她严谨治家,"潘舆旧轩"用典故形容她深居简出的生活。
最后两联描写她培养的优秀子女:"庭阶森玉树"比喻子女像玉树般挺拔出众,"驷马高门"预示子女将来必定显贵。全诗通过家庭场景的描写,展现了一位相夫教子、德才兼备的传统女性形象。
这首诗的魅力在于用典而不晦涩,通过"藻""萱""玉树"等美好意象,将一位普通妇人的一生写得高贵典雅,既表达哀思,又暗含对家风传承的赞颂。
杨万里
杨万里(1127年10月29日-1206年6月15日),字廷秀,号诚斋。吉州吉水(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)人。南宋著名诗人、大臣,与陆游、尤袤、范成大并称为“中兴四大诗人”。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“诚斋”二字,故学者称其为“诚斋先生”。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,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,被誉为一代诗宗。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、清新自然,富有幽默情趣的“诚斋体”。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,且以此见长。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、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。著有《诚斋集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