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十翁王德园挽词(上元人其孙元蘅已丑进士)

门风本是乌衣巷,九十传经比伏生。
壮日看花朋旧尽,老年种竹子孙成(有子五人孙七人)。
社中天与耆英寿,身后人传著述名。
存殁于翁两无憾,同时铭诔半公卿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是写给一位享年九十岁的老人王德园的挽词,赞美了他的一生成就和家族荣耀。

首联"门风本是乌衣巷,九十传经比伏生"用典说明王家是书香门第(乌衣巷是东晋贵族聚居地),老人九十高龄还在传授学问,堪比汉代长寿学者伏生。

颔联"壮日看花朋旧尽,老年种竹子孙成"通过对比手法,写老人年轻时一起赏花的朋友都已离世,但晚年种竹时(象征培养后代)子孙都已成才。括号补充说明他有五个儿子、七个孙子,家族兴旺。

颈联"社中天与耆英寿,身后人传著述名"说老天赐予他长寿(耆英指高寿贤者),去世后人们仍会传颂他的著作名声。

尾联"存殁于翁两无憾,同时铭诔半公卿"总结说老人活着时和死后都没有遗憾,因为连很多官员(公卿)都为他写悼文。

全诗通过家族荣耀、学术传承、子孙成才、社会认可四个维度,展现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圆满的一生。语言平实但用典自然,既有对逝者的敬意,也透露出对生命圆满的赞叹。

查慎行

查慎行(1650~1727) 清代诗人,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。初名嗣琏,字夏重,号查田;后改名慎行,字悔余,号他山,赐号烟波钓徒,晚年居于初白庵,所以又称查初白。海宁袁花(今属浙江)人。康熙四十二年(1703)进士;特授翰林院编修,入直内廷。五十二年(1713),乞休归里,家居10余年。雍正四年(1726),因弟查嗣庭讪谤案,以家长失教获罪,被逮入京,次年放归,不久去世。查慎行诗学东坡、放翁,尝注苏诗。自朱彝尊去世后,为东南诗坛领袖。著有《他山诗钞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