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王赞善(掞)视浙江学政二十韵(乙丑)
京国沙堤旧,娄江甲第临。
世家唐宰相,经术汉儒林。
早射匡时策,先鸣正始音。
才华王轹谢,诗笔沈兼任。
偶出辞温树,重来玩薜禽。
瑶山开四照,丹地拔千寻。
朵殿新篸管,储端每献箴。
询谋公望最,眷顾主恩深。
持节巡江介,观风采会吟。
色丝能辨石,爨火定收琴。
洞壑包三九(道书洞天福地在浙江共二十有七),图书足古今。
湖光仙棹叠,岚翠戟门侵。
紫笋茶教瀹,乌巾酒待斟。
词场输藻镜,交谊重苔岑。
十载逢青眼,相于惬素心。
别筵愁衮衮,嘶骑去骎骎。
苑雪花犹积,官桥柳未阴。
怀归贪倚著,投分忘升沉。
送送情何极,劳劳思不禁。
还期承盖处,乡曲共题襟。
世家唐宰相,经术汉儒林。
早射匡时策,先鸣正始音。
才华王轹谢,诗笔沈兼任。
偶出辞温树,重来玩薜禽。
瑶山开四照,丹地拔千寻。
朵殿新篸管,储端每献箴。
询谋公望最,眷顾主恩深。
持节巡江介,观风采会吟。
色丝能辨石,爨火定收琴。
洞壑包三九(道书洞天福地在浙江共二十有七),图书足古今。
湖光仙棹叠,岚翠戟门侵。
紫笋茶教瀹,乌巾酒待斟。
词场输藻镜,交谊重苔岑。
十载逢青眼,相于惬素心。
别筵愁衮衮,嘶骑去骎骎。
苑雪花犹积,官桥柳未阴。
怀归贪倚著,投分忘升沉。
送送情何极,劳劳思不禁。
还期承盖处,乡曲共题襟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写给一位叫王掞(字赞善)的朋友,当时王掞被派往浙江担任教育官员(学政)。全诗用亲切的语言表达了对朋友的赞美、不舍和祝福。
前八句:先介绍王掞的背景——他出身名门(祖上像唐朝宰相一样显赫),学问深厚(像汉代儒学家),年轻时就有治国才能,文采比得上历史上的文学大家(王勃、谢灵运等)。现在他要离开京城去地方任职了。
中间十二句:具体描写王掞的新使命。说他要去风景如画的浙江("瑶山""湖光"),那里有茶有酒("紫笋茶""乌巾酒"),文化底蕴深厚("图书足古今")。诗人相信朋友一定能选拔优秀人才("色丝能辨石"指慧眼识人),就像古代名琴遇到知音。
最后十二句:抒发离别之情。诗人说两人十年交情("十载逢青眼"),如今在冬天("苑雪花犹积")送别格外伤感。虽然不舍("送送情何极"),但期待朋友功成归来后,再一起在家乡题诗聚会("乡曲共题襟")。
全诗亮点:
1. 用大量比喻赞美朋友,比如比作历史名人、把浙江比作仙境,显得情真意切。
2. 通过"雪未化""柳未绿"的冬景,反衬离别的萧瑟。
3. 结尾的家乡重聚约定,让离愁中带着温暖的希望。
就像现代人送好友去外地工作时,既夸对方能力强,又舍不得分开,最后说"等你回来喝酒"一样,感情真挚自然。
朱彝尊
朱彝尊(1629~1709),清代诗人、词人、学者、藏书家。字锡鬯,号竹垞,又号驱芳,晚号小长芦钓鱼师,又号金风亭长。汉族,秀水(今浙江嘉兴市)人。康熙十八年(1679)举博学鸿词科,除检讨。二十二年(1683)入直南书房。曾参加纂修《明史》。博通经史,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。作词风格清丽,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,与陈维崧并称朱陈。精于金石文史,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,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