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《舟过柴步寺》这首诗通过描述作者乘船经过一个寺庙的过程,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以及对往昔的怀念之情。下面我们来深入浅出地分析这首诗。
首句“野寺隔疏樾”,意思是说寺庙隐藏在稀疏的树林之中,显得格外幽静。这暗示了寺庙的隐秘和宁静,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的意境。
“远舟见深殿”,描述了从远处望见的庄严深殿,给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感觉。这两句通过视觉上的描绘,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静谧的氛围。
“独径通绝崖,长萦度微线”,这两句描绘了一条狭窄的山路沿着陡峭的悬崖蜿蜒而上,给人一种险峻而惊险的感觉。这样的描写让读者仿佛亲身经历了这段旅程。
“曩游携童弱,攀岸已震眩”,回忆起过去的旅行,带着孩子和体弱的人攀爬,已经让人感到头晕目眩。这里通过回忆过去的场景,表达了对过去经历的怀念。
“前瞻足未到,下窥意先转”,意思是向前看,下面的路还未到,但心里已经先转念了。这反映了旅行中那种既期待又害怕的心理状态。
“朝来经云根,尘思起清羡”,早晨经过云雾缭绕的山脚,不由得思念起那种清静的生活。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。
“野夫三二辈,走过疾于箭”,意思是几个村民走过这里比箭还快。描述了人们在山中行动的快捷,也反衬出山路的险峻。
“俛仰二十年,今老怀昔健”,低头抬头已经过去了二十年,现在年纪大了,却怀念过去那种健康的时光。表达了时光匆匆、岁月如流的主题,同时也寄托着对年轻岁月的怀念。
整首诗通过对旅行过程的细腻描绘,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时光的感慨。语言简练,意境深邃,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当时的所见所感。
杨万里
杨万里(1127年10月29日-1206年6月15日),字廷秀,号诚斋。吉州吉水(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)人。南宋著名诗人、大臣,与陆游、尤袤、范成大并称为“中兴四大诗人”。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“诚斋”二字,故学者称其为“诚斋先生”。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,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,被誉为一代诗宗。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、清新自然,富有幽默情趣的“诚斋体”。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,且以此见长。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、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。著有《诚斋集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