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 其一

方丈仙人出淼茫,高情犹爱水云乡。
功名谁使连三捷,身世何缘得两忘。
早岁归休心共在,他年相见话偏长。
只因未报君恩重,清梦时时到玉堂。

现代解析

好的,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这首诗词。

这是首关于湖州守备的诗词,作者是某人(此处未给出作者名字)。诗词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、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。

首先,诗词开头用“方丈仙人出淼茫”来形容一种超脱尘世、犹如仙人般的出世姿态。“淼茫”表达的是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色,暗示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。

接着,“高情犹爱水云乡”一句,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。“水云乡”可以理解为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,一个远离世俗纷扰、充满自然之美的地方。

然后,“功名谁使连三捷,身世何缘得两忘”,诗人表达了对功名利益的淡泊和对身世浮沉的超然态度。他认为,功名利益并不能让人忘记自己的真实身份和追求,只有追求精神自由才能真正让人得到内心的安宁。

“早岁归休心共在”,暗示着诗人早年就有归隐之心,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自由。“他年相见话偏长”,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,希望有一天能与志同道合的人相聚,共同分享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。

最后,“只因未报君恩重,清梦时时到玉堂”。诗人表达了对君主的感激之情,认为自己还未报答君恩,因此时常在梦中回到玉堂(可能指宫廷或者尊贵之地)。这里也透露出诗人对责任和义务的坚持和执着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,对功名利益的淡泊,对精神自由的追求,以及对责任和义务的坚持和执着。通过深入简出的语言,展示了诗人的精神世界和对生活的理解。

苏轼
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