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讲的是一个人生病后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悟,用简单的生活场景表达深刻的哲理。
前两句说生病时用木枕、蒲团(草编坐垫)反而更舒服,连年轻时不喜欢的马具都懒得碰了。这里用"恶少事鞍鞿"比喻年轻时追求的功名利禄,现在生病了反而看淡了。
中间四句用了三个典故来讲人生选择: 1. "王老"指古代隐士,说没有这样的高人指点也不抱怨 2. "曲生"指酒,说如果没有酒相伴,人生该何去何从 3. "六日取蟾"是神话故事,说像嫦娥那样追求成仙并不实际;"三年刻楮"指花三年雕刻树叶,比喻追求无用的完美是浪费天赋
最后两句是转折:只要还能拄着拐杖、穿着草鞋(指简朴生活)追随心中所向,就觉得这一生没有违背自己的本心。这里的"公"不是具体人物,而是指内心坚持的信念。
全诗用生病时的闲适对比年轻时的奔波,用神话和典故说明追求虚名不如安守本心。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种"虽然生活简单,但忠于自己就很满足"的人生态度。就像现代人说的:豪宅豪车不如内心安宁,做真实的自己最重要。
陈与义
陈与义(1090-1138),字去非,号简斋,汉族,其先祖居京兆,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,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(现在属河南)。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(1090年),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(1138年)。北宋末,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,同时也工于填词。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,却别具风格,尤近于苏东坡,语意超绝,笔力横空,疏朗明快,自然浑成,著有《简斋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