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感

卧觉应徐积渐稀,起当喻志偶相依。
此曹往往皆肤立,我辈时时但肉飞。
调隔云烟双过眼,事违天地一沾衣。
名山尽可藏书在,潦倒风尘未拟归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知识分子在现实困境中的复杂心境,既有对世俗的疏离感,又透露出不甘沉沦的倔强。

前两句写早晨醒来的感受:躺着感觉时间流逝,起床后偶然与志向相遇。"应徐积渐稀"用时间悄悄溜走的意象,暗示人生抱负被日常消磨;"偶相依"三字透露出理想与现实若即若离的状态。

中间四句形成强烈对比:世人往往追求表面功名(肤立),而诗人这类人却总在精神世界翱翔(肉飞)。"调隔云烟"形容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像隔了云雾,"事违天地"则感叹现实处处碰壁,只能暗自流泪(沾衣)。

最后两句是自我宽慰:虽然现在落魄不得志(潦倒风尘),但还有著作可以藏之名山,暂时不打算妥协归顺。这里的"未拟归"尤其耐人寻味,既可能是拒绝同流合污,也可能是对现实还抱有一丝期待。

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清醒的痛苦感——明知理想难以实现,却依然选择坚守;看透世态炎凉,仍保持精神独立。诗人用"肉飞"(灵魂出窍般的自由)对抗"肤立"(肤浅的成就),这种精神突围的姿态,正是古典知识分子最珍贵的风骨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