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秋之夜的场景,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色,也有人间的情感纠葛。
前两句写中秋月夜登高望远的场景:皎洁的月光洒满天空,诗人披着翠绿色的皮裘,坐在高处感受秋夜的凉意。这里"高寒"既指实际的寒冷,也暗含高处不胜寒的意境。
中间四句形成鲜明对比:先写长江汉水波涛汹涌如千里雪浪,桂花的香气弥漫在群山秋色中,这是壮美的自然景象;接着笔锋一转,写边关战士的思乡泪和城中少妇的相思愁,这是人间的情感写照。黄龙塞和丹凤城的对仗,凸显了战争带来的分离之苦。
最后两句写文人们在这个夜晚相聚饮酒、弹琴唱歌的场景。"伊州"是唐代边塞曲调,在这里既点明了节日氛围,也暗含对边关将士的牵挂。诗人似乎在说:虽然我们在这里享受佳节,但不要忘记那些在远方受苦的人们。
全诗通过中秋夜的自然美景与人间愁思的对比,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离乱的感慨。写景大气磅礴,抒情细腻动人,展现了杜甫诗歌"沉郁顿挫"的典型风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