赞径坂使君何山促春讲席之盛

赢粮多士二千余,争向柯山讲席隅。
立天地心鸣道铎,开生灵眼识师儒。
孔融鲁国奇男子,孟氏邹人大丈夫。
我在紫霞洲上笑,惜无羽民翼到三衢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学术讲学活动,充满对知识和师道的赞美。下面用简单的话解析每一部分:

1. 前两句写讲学盛况:
像"两千多人自带干粮赶来,争相挤在柯山讲堂"——用夸张的数字和"争"字,生动表现学子们求学的热情,侧面反映主讲人的威望。

2. 三四句升华意义
说这场讲学"立起天地正气(像敲响真理之钟),点亮百姓认知(帮人们认清真正的老师)"——把学术活动比作唤醒社会的钟声和明灯,突出教育的社会价值。

3. 五六句用典赞人
把主讲人比作"孔融那样的鲁国奇男子,孟子那样的邹地大丈夫"——不用直接夸,借两位儒家标杆人物,就让读者感受到主讲者的德才兼备。

4. 最后两句幽默自嘲
诗人说"我在紫霞洲上笑着羡慕,可惜没长翅膀飞去看讲学"——突然切回自身视角,用"想飞去看"的俏皮话,反而更强化了对讲学活动的向往。

整体魅力在于:
- 动态描写让千人大讲学的画面跃然纸上
- 用"钟声""明灯"等比喻把抽象的教育意义变得可感
- 历史典故的运用既典雅又精准
- 结尾突然的幽默让严肃题材变得轻松,留下余味

就像现在人说"这场讲座火爆到有人宁愿翻墙也要听",古人用诗的语言表达了同样的赞叹。

赵汝腾

赵汝腾(?-1261年),字茂实,号庸斋。居福州(今属福建)。生年不详,卒于宋理宗景定二年。宝庆二年,(公元一二二六年)第进士。历迁籍田令。如试职馆,授秘书省正字。累官礼部尚书,兼给事中。入奏前后奸谀兴利之臣,很是切直。后官终翰林学士承旨。汝腾着有庸斋集六卷,《四库总目》传于世。宋太宗八世孙,宝庆二年(1226年)进士。历官差主管礼、兵部架阁,迁籍田令。累官权工部尚书兼权中书舍人。不久被罢免。又用为礼部尚书兼给事中。拜翰林学士。晚年号紫霞翁,景定二年(1261年)卒。谥忠靖。着有《庸斋集》六卷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