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次穿越飞仙岭的旅程,借登山过程表达对修道境界的向往。前两句用"云岭""飞仙"等意象营造出仙境氛围,"讵肯劳"(怎会觉得辛苦)和"稳翔翱"(安稳翱翔)的对比,暗示修行者已将艰苦路途转化为精神享受。后两句揭示深层含义:得道成仙的关键不在于刻意追求,而是日常"功行"(修行积累)的自然结果。"未必不缘"这个双重否定句式,强调修道成功必然与平日修为相关。全诗用登山比喻修行,说明真正的境界提升来自踏实积累而非侥幸,语言飘逸却道理实在,让读者在山水描写中领悟到持之以恒的人生智慧。
赵抃
赵抃(biàn)(1008年—1084年), 字阅道,号知非,衢州西安(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)人。北宋名臣。元丰七年(1084年),赵抃逝世,年七十七,追赠太子少师,谥号“清献”。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,时称“铁面御史”。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,为政简易,长厚清修,日所为事,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。著有《赵清献公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