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颜惟乔五首 其三

身弃名何赖,才高世总违。
著书唯木榻,远害独荷衣。
游夏辞难赞(闻准春秋作随志故云),渔樵迹近微。
时能共童冠,溪上咏而归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有才华但被社会冷落的人,如何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。

前两句说: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身份地位都保不住,名声还有什么用?就算才华再高,也总是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。这里能感受到诗人的无奈和自嘲。

中间四句写他选择的生活方式:整天窝在小木床上写书("木榻"指简陋的床),穿着粗布衣服远离是非。像孔子弟子子游、子夏那样不轻易评价别人("游夏辞难赞"),过着像渔夫樵夫那样低调的生活("渔樵迹近微")。这些描写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不得志时,选择退隐著书、保持清高的形象。

最后两句最有意思:有时候和村里的孩子们一起,在小溪边唱着歌回家。这个画面突然变得轻松愉快,说明诗人虽然不得志,但在简单的生活中找到了快乐。

整首诗就像在说:既然社会不认可我,那我就换个活法。不追求功名利禄,写写书、教教小孩,在小溪边散散步也挺好。这种"你们玩你们的,我玩我的"的态度,既有无奈,也有智慧,让人看到古代知识分子在逆境中的豁达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