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胜门外(五月初二日)

驾言历城隅,蓟门烟树隐。
卓午避炎蒸,轻舆趁薄晚。
先节奠静安,经宿驻鹿苑。
情知未息尘,于中有不忍。
暮云酿势浓,待泽心弥窘。
二麦已虚望,禾黍绿芃畛。
一慰一以惧,三时日尚远。
始寤当春初,意宁毋过满。
先事而卜度,无益转有损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德胜门外的一次夏日出行,通过细腻的观察表达了复杂的心情变化。

开篇写作者乘车穿过城墙角落,远远望见蓟门方向树木笼罩在薄雾中。正午时分为了躲避酷暑,特意选择傍晚乘轻便车出行。这里用"烟树隐""趁薄晚"等词语,营造出夏日傍晚的朦胧美感。

中间部分写作者在静安寺祭奠后夜宿鹿苑,虽然知道旅途劳顿未消,但心中仍存忧虑。此时暮云密布,作者因久旱盼雨而心情焦灼。看到田地里麦子收成无望,只有禾黍还泛着绿色,这种景象让作者既欣慰又担忧。

最后作者反思:想起初春时的乐观预期,现在明白凡事不能过于自信。提前担忧未来其实无济于事,反而徒增烦恼。这里"一慰一以惧"的对比,生动展现了面对天灾时既感恩又忧虑的矛盾心理。

全诗以夏日出行见闻为线索,将自然景观、农事观察和内心感悟巧妙融合,展现了知识分子对民生疾苦的关切。语言平实却情感真挚,通过"待泽心弥窘"等细节描写,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久旱盼雨的焦急心情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