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块形似老人的奇石,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联想,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奇妙共鸣。
前两句用拟人手法写石头的神态:第一句说石头表面光泽温润,背面线条柔和,像一位和蔼的老人;第二句说它挺拔的姿态又像个倔强的老翁,两种气质奇妙融合。诗人用"见面""盎于背"这种生活化比喻,让读者能直观想象石头的形态。
后两句展开诗意联想:诗人遥想当年在无为军(地名)偶遇此石的情景,石头散发的自然气息让他感到亲切,就像遇到志同道合的老友。"芝兰气味"这个比喻很巧妙,既形容石头带着草木清香,又暗指它如君子般令人向往。这种把石头人格化的写法,体现了中国传统"以物喻人"的审美情趣。
全诗短短四句,既有对石头外形的白描,又有情感共鸣的抒发,在平凡景物中发现了不平凡的意趣。诗人通过石头这个媒介,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向往,展现了古人"天人合一"的自然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