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未二月上旬四首 其四

主辱臣当死,时危命亦轻。
谋吞豫让炭,肯结仲由缨。
洒血瞻行殿,伤心望虏营。
尚留仪卫否,早晚复神京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忠臣在国家危难时的悲愤与决心。

前两句直白有力:君主受辱时臣子应当以死相报,国家危急时个人生命也变得微不足道。这里用"命亦轻"三个字,把忠臣视死如归的态度写得特别震撼。

中间四句用了两个历史典故:豫让为报仇吞炭毁容,仲由(子路)为保尊严系好帽缨战死。诗人说自己也想像他们那样,要么忍辱负重地复仇,要么壮烈地战死。望着皇帝临时驻跸的行宫和敌人军营,他心痛得流血泪。

最后两句最感人:诗人焦急地询问"皇帝的仪仗队还在吗?",期盼着早日收复都城。这种牵挂既表现了对朝廷的忠诚,又透露出深重的忧患意识。

全诗就像一位老臣含着血泪写下的日记,没有华丽辞藻,但每个字都沉甸甸的。我们能感受到:在国破家亡时,真正的忠臣不会逃跑,而是准备随时为国家献出生命,这种精神穿越时空依然令人动容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