义郴廖翁赠予灵寿杖歌以谢之

郴山峨峨水溅溅,清淑之气钟神仙。
山头老木几千年,不入樵斧随飞烟。
廖翁好奇自抡选,真材不用加雕镌。
铿然入手龙脊瘦,宛转随步鹤膝坚。
今晨过我有喜色,磨捋持赠誇奇特。
老人年来腰脚顽,出入政藉扶持力。
拄上冈头望故乡,万壑千岩才咫尺。
天寒醉卧不出门,杖兮虽良长倚壁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廖翁的老人送给作者一根灵寿木手杖的故事,字里行间透着温暖的人情味和朴素的生活智慧。

开篇用"郴山高耸、流水飞溅"的画面,带出这片山水孕育灵气的环境。山上有棵千年老树,因为质地特殊逃过了被砍伐的命运,廖翁独具慧眼选中它,没做太多加工就做成手杖。这里暗含深意:真正的好东西不需要过度修饰,保持天然本色最珍贵。

接着描写手杖的质感:握在手里像龙脊般硬朗有韧性,走路时像鹤膝般灵活又稳固。廖翁送杖时满脸欢喜,这份赠礼既实用又特别。对腰腿不便的老人来说,这样的手杖就是行走的依靠。

后四句最打动人心:拄着它上山能眺望故乡山水,天冷醉酒时虽然用不上,也要让它倚在墙边作伴。这里手杖已不仅是工具,更成了情感的寄托——既能帮助丈量现实的距离,又是独处时无声的陪伴。

全诗用日常小事展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,通过一根手杖写出对自然馈赠的珍惜、对朴素情谊的感恩。最妙的是结尾处"长倚壁"三个字,让冷冰冰的墙壁都有了温度,仿佛在说:好东西就算暂时不用,看着也觉得心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