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和崔后渠祭酒见赠

碧山留大老,客子几番来。
砧杵鸣秋郭,风尘上晚台。
孤怀惟短剑,万事且深杯。
东阁多贤士,宁遗作赋才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拜访隐居老者的场景,表达了人生漂泊中的孤独与豁达。

前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:
- "碧山留大老"开篇就展现青山中住着德高望重的老者
- "客子几番来"说明诗人是常客,暗示两人交情深厚
- 后两句突然切换到市井声音(捣衣声)和暮色中的尘土,用日常景象烘托出时光流逝的感慨

后四句转向内心独白:
- "孤怀惟短剑"用随身佩剑象征文人骨气,说明虽然孤独但保持气节
- "万事且深杯"展现借酒消愁的洒脱,有种"凡事不如一醉"的豁达
- 最后两句看似在夸赞崔祭酒门下人才济济,实则含蓄地自荐:这么多贤士中,可别漏掉我这个会写诗的人啊!

全诗妙在:
1. 用"砧杵声""风尘"等日常细节,把抽象的时间流逝写得具体可感
2. "短剑"与"酒杯"的对比,把文人刚柔并济的特质生动呈现
3. 结尾的谦虚自荐,既保持风度又不失文人自信,堪称古代"求职信"的优雅范本

本质上是在说:人生难免孤独失意,但既要保持品格(佩剑),也要学会释然(饮酒),最后不忘在适当场合展现自己的价值。这种处世智慧,放在今天职场中也依然适用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