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清晨独自倚靠池塘栏杆时的愁绪,语言简单却情感细腻。
前两句"晓来池上独凭阑,无限春愁欲诉难"——清晨来到池塘边独自倚栏,心中满是春天的愁绪却难以表达。这里用"独"字点出孤独感,"欲诉难"三字生动表现了那种憋闷在心口难开的感觉,就像我们现代人有时心里堵得慌却说不出具体原因一样。
后两句"最是闰年时候别,楝花开尽尚清寒"——特别在这闰年时节,楝花都开完了天气还带着寒意。诗人用闰年这个特殊时间节点(比平常多出一个月的年份),配合"楝花开尽"却依然寒冷的反常现象,巧妙地把内心的惆怅具象化。就像我们遇到本应温暖的日子却反常寒冷时,那种说不出的失落感。
全诗妙在把抽象的情绪通过具体景物自然流露:池塘栏杆、闰年、楝花、清寒这些意象共同构建出一个既真实又充满诗意的画面。诗人没有直接说有多愁,但通过"独凭栏"的动作、"欲诉难"的纠结、"花尽寒犹在"的反常景象,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那份萦绕不去的春愁。这种借景抒情的写法,就像用电影镜头语言来表达情绪,比直白诉说更有感染力。
释文珦
释文珦(一二一〇——?)(生年据本集卷一〇《看新历》“又看景定新颁历,百岁还惊五十过”推定),字叔向(影印《诗渊》册五页三七九八《宿山庵》署),自号潜山老叟,于潜(今浙江临安西南)人。早岁出家,遍游东南各地,游踪略见集中《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》诗,有“题咏诗三百,经行路四千”之句,后以事下狱,久之得免,遂遁迹不出。终年八十馀。诗集已佚,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《潜山集》十二卷。事见集中有关诗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