咏古 其九

相如睨柱时,勇气一何激。
一璧虽轻微,如以国与敌。
渑池相高会,盘瓶使秦击。
颈血得溅王,闻言尽悚惕。
威信虎狼秦,御史书功绩。
知死则必勇,智士以为的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《咏古 其九》讲的是战国时期蔺相如"完璧归赵"和"渑池会盟"两个著名故事,展现了弱国外交官的智慧与胆识。

前四句写蔺相如"完璧归赵":他面对秦王时眼睛盯着柱子,随时准备撞碎和氏璧。一块玉虽小,但他视同国家尊严,敢用生命捍卫。这里用"睨柱"这个细节,生动刻画出蔺相如怒目圆睁、随时拼命的姿态。

中间四句转到"渑池会盟":秦王让赵王弹琴取乐时,蔺相如立刻逼秦王击缶(瓦罐)还礼,甚至说出"五步之内血溅大王"的狠话。这种以命相搏的气势,吓得秦国君臣不敢妄动,最终维护了赵国尊严。

最后两句是作者点评:真正勇敢的人,是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。蔺相如看似文弱,但提前想好最坏结果("知死"),反而能爆发出惊人勇气。这种"智勇双全"正是聪明人追求的境界。

全诗用"虎狼秦"反衬蔺相如的胆识,用"溅血""悚惕"等强烈画面展现外交场上的凶险。告诉读者:真正的勇气不是蛮干,而是明知危险仍坚守原则的智慧。就像现代职场中,面对强权敢据理力争的人,往往最能赢得尊重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