赠友人 其五
煌煌我上天,照此豺虎骄。
我无戈与矛,何能入山樵。
石溪流溅溅,蘋萍随风飘。
游鱼畏鹈鸪,神龙乐波潮。
仙童颜姣好,迎我双琼箫。
东游扶桑阙,西渡绛河桥。
至道非无形,如月悬中宵。
揽之盈玉手,欲赠彼娇娆。
人生如电影,千载不崇朝。
念彼牛山涕,乘化且逍遥。
我无戈与矛,何能入山樵。
石溪流溅溅,蘋萍随风飘。
游鱼畏鹈鸪,神龙乐波潮。
仙童颜姣好,迎我双琼箫。
东游扶桑阙,西渡绛河桥。
至道非无形,如月悬中宵。
揽之盈玉手,欲赠彼娇娆。
人生如电影,千载不崇朝。
念彼牛山涕,乘化且逍遥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乱世中寻求精神解脱的心路历程,充满浪漫想象和哲理思考。
开篇用"豺虎骄"比喻世道凶险,诗人感叹自己手无寸铁("无戈与矛"),难以在险恶环境中生存。接着通过溪流、浮萍、游鱼等自然意象,展现弱肉强食的现实世界——小鱼害怕水鸟,而神龙却享受波涛,暗示不同处境下的生存状态。
中间部分笔锋一转,出现仙童引路的神奇画面:吹着玉箫的仙童带着诗人畅游仙境(扶桑宫阙、银河桥梁),将深奥的"道"比作夜空中触手可及的明月。这里用"欲赠彼娇娆"的浪漫 gesture,表达想把悟得的真理分享给珍视之人。
最后四句是全诗精华:把人生比作转瞬即逝的电影,千年光阴也不过一个早晨。借用"牛山涕"的典故(齐景公登高感叹生命短暂而哭泣),诗人却选择顺应自然、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。这种在认清生命短暂后的豁达,展现了典型的道家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