部中杂咏十二首 其二 蝉

感尔能幽响,如弦泛许长。
大都吹玉露,一半溢清商。
院敞风皆奏,人閒睡不妨。
无嗤终抱木,亦足答晴光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写的是夏日蝉鸣,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,展现了蝉声的美妙与生命力。

开头两句把蝉鸣比作琴弦振动发出的悠长声响,说这声音既幽远又清亮,仿佛能传得很远。这里用"泛许长"形容声音的传播,就像水波荡漾一样绵延不绝。

中间四句具体描写蝉鸣的效果:蝉声像吹拂着晶莹的露珠("吹玉露"),又像流淌着清越的乐音("溢清商")。在开阔的庭院里,风声和蝉鸣交织成自然的乐章。诗人说这样美妙的声响,即便打扰了人们的午睡也无妨,反而增添了几分闲适的趣味。

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悟:不要嘲笑蝉始终抱着树枝鸣叫,它这样尽情歌唱,正是对明媚阳光最好的回应。这里暗含深意——就像蝉用生命歌唱一样,每个生命都有自己存在和表达的方式。

全诗用清新自然的笔调,把普通的蝉鸣写得充满诗意。诗人不仅听到了声音,更感受到了生命的律动,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命力的礼赞。最妙的是最后点出"答晴光",将蝉鸣升华为了生命与阳光的对话,让整首诗顿时有了哲理的深度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