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古代官员和名流在兴庆池边举办的春日宴会,充满了欢乐和谐的氛围。
前两句点明参加宴会的是有名望的大臣和才俊,他们在美好的春光中相聚。"和气□芳春"(缺字可能是"满"或"沐")传递出融洽愉快的氛围。三四句说明这是传统节日(上巳节)的聚会,来的都是社会精英。
中间两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宴会场景:碧波上漂着彩绘的游船,青草地被华贵车驾(朱轮指红色车轮,代指官员的车)映衬得更加鲜绿。这里通过色彩对比(绿波/画舸、芳草/朱轮)让画面鲜活起来。
最后两句升华主题:这场欢乐的聚会体现了官员的仁政(关心百姓),所以连水边都回荡着百姓的欢笑声。将官员游玩与百姓爱戴联系起来,赞美了官员既懂得享受生活,又能施行仁政。
全诗用明快的笔调,从宴会场景写到官民同乐,展现了理想中的古代官僚形象——既有文化品位,又能造福百姓。最妙的是最后"欢声沸水滨"的描写,让整场宴会不再只是权贵的享乐,而有了亲民的温度。
宋宏
开封襄邑人。少学《易》于石介,受《春秋》于孙复,名重上庠。登进士第。授卫真县主簿,以荐领西安县令而卒。平生所学自经史百家、黄老之言,以至于星历、五行、占课、象数、兵家权谋之书,皆贯穿浃洽,无所不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