横江春词 其四

家住横江古渡头,年年江上望归舟。
郎若归时今日好,常时那见水平流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住在江边的女子,日复一日等待爱人归来的心情。

第一句"家住横江古渡头"简单交代了地点——女子住在横江的老渡口边。这个地点选择很有深意,渡口是迎来送往的地方,暗示着等待的主题。

第二句"年年江上望归舟"点明了主题:女子年复一年地望着江面,期盼爱人的归船。一个"望"字,把等待的执着和期盼都写活了。

后两句是情感的升华:"郎若归时今日好,常时那见水平流"。意思是说"如果你今天能回来该多好,平常哪有这么平静的江面啊"。这里用江水平静来暗示今天是个适合归来的好日子,反衬出女子对爱人归来的强烈渴望。更妙的是,我们仿佛能感受到女子对着江水自言自语的样子,让等待的心情更加真实动人。

整首诗用最朴实的语言,把等待的煎熬和期盼写得入木三分。没有华丽的辞藻,却能让每个有过等待经历的人都感同身受。特别是最后两句,通过观察江水的细节来表达心情,既生动又含蓄,展现了古人写情诗的高明之处。

黄景仁

黄景仁(1749~1783),清代诗人。字汉镛,一字仲则,号鹿菲子,阳湖(今江苏省常州市)人。四岁而孤,家境清贫,少年时即负诗名,为谋生计,曾四方奔波。一生怀才不遇,穷困潦倒,后授县丞,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,年仅35岁。诗负盛名,为“毗陵七子”之一。诗学李白,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、寂寞凄怆之情怀,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。七言诗极有特色。亦能词。著有《两当轩全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