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金川铙歌十章 其四 ①劲旅发
劲旅发,云骎骎。
甲霜野,弋邓林。
天剑倚,月羽森。
蕊犀陆截,轻鸿波沈。
火牛燧象,孰敢撄撍。
度月在箕毕轸翼,迅焱施爓。
惟此千队万骑,天子所命,元戎是寄。
谁谓小蠢,无役重兵。
我皇帝武,惟断乃成。
枝骈九校,鳞比七萃。
岳移云动,鸡犬不鸣吠。
绕井络,回参旗。
从九天下压,雪山以摧,彼顽鷇麛方蚩蚩。
甲霜野,弋邓林。
天剑倚,月羽森。
蕊犀陆截,轻鸿波沈。
火牛燧象,孰敢撄撍。
度月在箕毕轸翼,迅焱施爓。
惟此千队万骑,天子所命,元戎是寄。
谁谓小蠢,无役重兵。
我皇帝武,惟断乃成。
枝骈九校,鳞比七萃。
岳移云动,鸡犬不鸣吠。
绕井络,回参旗。
从九天下压,雪山以摧,彼顽鷇麛方蚩蚩。
现代解析
这首《劲旅发》是一首气势磅礴的军旅战歌,用生动的画面和铿锵的节奏展现了古代军队出征的壮观场景。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:
1. 雄师出征的震撼画面
诗歌开头就像电影镜头:精锐部队(劲旅)如乌云般奔腾(云骎骎),铠甲在霜雪原野闪烁(甲霜野)。士兵们手持长矛弓箭(弋邓林),宝剑出鞘寒光如月(天剑倚)。这里用"蕊犀陆截"(犀牛角般坚固的阵型)、"轻鸿波沈"(战船如鸿雁掠过水面)等比喻,让读者仿佛听到战马嘶鸣、看到刀光剑影。
2. 不可阻挡的战争机器
诗中描写了古代两种著名战术——"火牛阵"(火牛燧象)和精锐部队(七萃、九校),强调这支军队所向披靡(孰敢撄撍)。"岳移云动"的夸张描写,说大军行进让山岳移位、连云彩都避让,连鸡犬都不敢出声,凸显军威之盛。
3. 皇权天命的深层寓意
最后点明这是"天子所命"的正义之师,用"从九天下压"的神话式描写,把皇帝军队比作天兵天将。结尾"彼顽鷇麛方蚩蚩"(那些像幼兽般愚蠢的敌人),用动物比喻贬低对手,反衬王师的强大。
全诗像一组激昂的进行曲,通过密集的军事意象(剑/羽/火牛/战船)、夸张的比喻(移山/压雪)和短促有力的三字句,营造出雷霆万钧的气势。虽然描写古代战争,但那种"正义必胜"的信念和集体力量的震撼,至今读来仍令人心潮澎湃。
黄景仁
黄景仁(1749~1783),清代诗人。字汉镛,一字仲则,号鹿菲子,阳湖(今江苏省常州市)人。四岁而孤,家境清贫,少年时即负诗名,为谋生计,曾四方奔波。一生怀才不遇,穷困潦倒,后授县丞,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,年仅35岁。诗负盛名,为“毗陵七子”之一。诗学李白,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、寂寞凄怆之情怀,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。七言诗极有特色。亦能词。著有《两当轩全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