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八尺遇雨三首 其一

垂虹登了劣归船,又复毛空暗水天。
节里无多好天色,阑风长雨饯残年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阴雨连绵的年末景象,充满生活化的画面感和淡淡的愁绪。

前两句写实景:诗人刚登上垂虹桥(一种拱桥),就匆忙回到小船避雨,转眼间天空乌云密布,雨水模糊了水天界限。"劣归船"的"劣"字用得巧妙,既说船行不稳,也暗示心情不佳。

后两句转入感慨:整个节日期间难得有好天气,狂风暴雨仿佛在为残年送行。"阑风长雨"四个字把风雨拟人化,像是故意在年末捣乱;"饯残年"的比喻很新颖,把常见的送别场景用在时间流逝上。

全诗用最普通的雨天场景,写出了人人都有过的体验:年末时节的压抑感,对时光流逝的无奈。没有华丽辞藻,但"毛空暗水天"的雨幕、"阑风长雨"的声响都跃然纸上,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湿冷的船舱中,感受着岁末特有的怅惘。

杨万里

杨万里(1127年10月29日-1206年6月15日),字廷秀,号诚斋。吉州吉水(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)人。南宋著名诗人、大臣,与陆游、尤袤、范成大并称为“中兴四大诗人”。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“诚斋”二字,故学者称其为“诚斋先生”。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,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,被誉为一代诗宗。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、清新自然,富有幽默情趣的“诚斋体”。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,且以此见长。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、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。著有《诚斋集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