踏莎行 春日有感

萱草齐阶,芭蕉弄叶。
乱红点点团香蝶。
过墙一阵海棠风,隔帘几处梨花雪。
愁满芳心,酒潮红颊。
年年此际伤离别。
不妨横管小楼中,夜阑吹断千山月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春日黄昏的场景,字里行间透着淡淡的愁绪和孤独感。

上片写景:
院子里萱草长到台阶那么高,芭蕉叶随风摇摆。风中飘着零落的花瓣,引来蝴蝶围着打转。一阵风吹过,带着海棠花香飘过墙头;透过帘子,能看到几处梨花像雪一样飘落。这些景物描写生动细腻,用"乱红点点""梨花雪"等比喻,把春天的生机和短暂都写出来了。

下片抒情:
看着这样的春景,女子心里满是忧愁,喝酒喝到脸颊泛红。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因为离别而伤感。最后两句最有意思:与其沉浸在悲伤里,不如拿起笛子在小楼上吹奏,让悠扬的笛声一直吹到月亮西沉,穿越千山万水。这里"吹断千山月"的想象特别美,把音乐声写得能穿透时空。

整首词妙在:
1. 用春天的繁华反衬内心的孤寂,形成强烈对比
2. 把无形的愁绪化作有形的行为(喝酒、吹笛)
3. 结尾突然转折,从自怨自艾转为主动排解,展现出一种洒脱
4. 语言清新自然,像"过墙一阵海棠风"这样句子,读着仿佛能闻到花香

这首词告诉我们:人生难免有离别和伤感,但可以选择用美好的方式(比如艺术)来化解愁绪,而不是一味沉溺其中。

辛弃疾
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