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僧人的生活场景,以及诗人与这位僧人之间的深厚情谊。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,充满生活气息,展现了淡泊宁静的禅意。
首联"持也耽耽老比邱,吾如松涧瀑春流"中,诗人将老僧人比作专注修行的老和尚,而自己则像松林山涧中欢快流淌的春水。这里用生动的比喻,既表现了老僧人的修行状态,又暗示了诗人自己活泼自在的心境。
中间两联具体描写了他们的交往。"经年欲见浑无便,连日相逢若旧游"说虽然平时难得见面,但一旦相聚就像老友重逢般亲切。"柏子轩窗翻梵夹,荷香亭上款茶瓴"则描绘了他们在柏树下读经、荷香中品茶的生活场景,充满了闲适雅致的情趣。
尾联"真成此外无馀事,莫说机关向上头"是点睛之笔,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:除了这样清净自在的生活,再没有其他追求,更不必说什么功名利禄。这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、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。
整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,展现了禅意生活的美好,表达了诗人对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。诗中既有对友情的珍视,也有对禅意生活的赞美,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淡泊。
张镃
张镃(1153—1221?)原字时可,因慕郭功甫,故易字功甫,号约斋。南宋文学家,先世成纪(今甘肃天水)人,寓居临安(现浙江杭州),卜居南湖。出身显赫,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,刘光世外孙。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,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。隆兴二年(1164),为大理司直。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。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,迁司农寺丞。开禧三年(1207)与谋诛韩侂胄,又欲去宰相史弥远,事泄,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,卒于是年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