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暮经石头城

六朝多少事,支肘思悠悠。
落日空江上,子规啼渡头。
蒹葭坏废垒,烟雾接沧洲。
今古分明在,那堪向九秋⑴?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暮春时节经过石头城时的所见所感,充满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。

首联"六朝多少事,支肘思悠悠"直接点明主题:石头城曾是六朝古都,见证了多少历史兴衰。作者支着胳膊陷入沉思,思绪飘得很远。这里用"支肘"这个动作生动表现了沉思的状态。

中间两联通过具体景物描写营造氛围:"落日空江上"写夕阳映照在空旷的江面;"子规啼渡头"写杜鹃鸟在渡口哀鸣;"蒹葭坏废垒"写芦苇丛中残破的城墙;"烟雾接沧洲"写远处水天相接的朦胧景象。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苍凉的历史画卷,暗示着繁华过后的衰败。

尾联"今古分明在,那堪向九秋"是点睛之笔:古今对比如此鲜明,让人怎能不感慨万千?"九秋"指深秋,这里用来比喻历史的沧桑感。整首诗通过眼前景物与历史记忆的交织,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、世事变迁的深沉感慨。

这首诗的魅力在于: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富有历史感的画面,让读者仿佛看到夕阳下的古城废墟,听到杜鹃的哀鸣,感受到历史的厚重。诗人没有直接说教,而是通过意象的叠加,让读者自己去体会那份对历史兴亡的怅惘之情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