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先瀑布
神龙擘空冥,飒沓双峡开。
青天露鳞甲,白昼行风雷。
峡偪不得逞,掉尾扬其颏。
千仞忽开豁,下有布水台。
尝闻龙奋迅,三昧何雄哉。
谁能一钵盛,终古相喧豗。
夜来雷雨怒,大石为崩摧。
龙游引九子,烟雾纷徘徊。
伟矣南宫书(壁上有米元章大字),破壁镵崔巍。
有语不敢吐,以俟冠古才。
青天露鳞甲,白昼行风雷。
峡偪不得逞,掉尾扬其颏。
千仞忽开豁,下有布水台。
尝闻龙奋迅,三昧何雄哉。
谁能一钵盛,终古相喧豗。
夜来雷雨怒,大石为崩摧。
龙游引九子,烟雾纷徘徊。
伟矣南宫书(壁上有米元章大字),破壁镵崔巍。
有语不敢吐,以俟冠古才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观的瀑布画卷,用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自然的力量和艺术的永恒。
开头把瀑布比作一条神龙,说它劈开幽深的山谷("擘空冥"),在双峡之间奔腾。瀑布飞溅的水花像龙的鳞片在阳光下闪烁("青天露鳞甲"),轰鸣的水声如同白昼里的雷声("白昼行风雷")。当峡谷变窄时,水流像龙一样不甘受阻,昂首摆尾继续前进("掉尾扬其颏")。
接着描写瀑布从千仞高处突然展开("千仞忽开豁"),落到下面的石台上。诗人联想到传说中的龙腾飞景象,感叹这种自然伟力("三昧何雄哉")。没人能用一个小钵盂接住这永远咆哮的瀑布("谁能一钵盛"),就像无法阻止时间的流逝。
后段写昨夜雷雨过后,瀑布冲垮了大石头("大石为崩摧"),水雾弥漫如同九条小龙在嬉戏("龙游引九子")。石壁上米芾(北宋书法家)的题字("南宫书")历经风雨依然清晰,这种人工与自然的结合让人震撼。最后诗人谦虚地表示,这样壮丽的景象需要更伟大的诗人来描写("以俟冠古才")。
全诗通过龙的形象贯穿始终,把静止的瀑布写得活灵活现,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狂暴力量,又赞美了人类艺术(书法)的永恒魅力。最后流露出对自然和艺术的敬畏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