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春杂咏初四日偕家巢薇同作 其二十六 十一尤

拟向人间绝怨尤,拂衣何必慕丹丘。
己教纳月多开牖,却为看山别起楼。
燕颔几时归绝塞,虎头今日画沧洲。
苧萝若有人同在,艇子何烦问莫愁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向往超脱世俗烦恼、追求自在生活的心境,同时暗含对现实羁绊的无奈。全诗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,现代人也能从中找到共鸣。

首联"想在人世断绝所有怨恨,何必非要学仙人住在丹丘"直接点明主旨——诗人不追求虚无的神仙生活,只想在现实中找到心灵净土。这种"人间修行"的态度非常接地气,就像现代人常说的"生活不在别处"。

颔联"为了让月光照进来多开了几扇窗,又为了看山景特意建了楼"用两个生活细节,展现诗人主动改造环境来亲近自然。这种"开窗见月、建楼观山"的雅趣,很像现代人布置阳台花园、选择山景房的生活方式。

颈联"像班超那样的功名何时能实现?不如学顾恺之把山水画进沧洲"通过两位历史人物的对比,流露出现实抱负(燕颔封侯)与艺术追求(虎头画沧洲)的矛盾。这种事业与理想的挣扎,古今皆然。

尾联"如果西施那样的知己相伴,又何必向莫愁女打听快乐秘诀"用两位美女典故作结,暗示精神伴侣比功名利禄更重要。这种重视情感价值的态度,与现代社会追求心灵契合的婚恋观异曲同工。

全诗妙在将哲理思考融入日常生活场景,把"绝怨尤"的抽象愿望,转化为开窗、建楼、画画等具体行动。诗人不逃避现实,而是在寻常中寻找诗意,这种智慧对压力山大的现代人特别有启发——快乐不必远求,就在调整心态、创造美好生活细节的过程中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