寿姚香山熙止

英雄之才久不作,汗简丹青殊寂寞。
君侯飞盖自北来⑴,玉面虬须照南国。
香山孤城在海岛,高舶如山浪如岳。
挥鞭一指招曰来,群盗如麻皆面缚。
虎饱则伏鹰饱飞,千钧弩为鼷发机。
发踪指示略未毕,剧贼已落千重围。
孤城许许吹霜角,君侯左佩莲花锷。
马前亲系叛人头,秋日俘归五羊郭。
能擒能纵古所难,况君生长从儒门。
大兄雄武冠宇内,介弟补衮居言官。
天生材气应无匹,射策长安君第一。
繇来豪俊本为民,一令天涯未言屈。
士元不展称凤雏,缝裾虞诩徒区区。
看君不动声与色,万骨欲朽今重肤。
我为此歌进玉斝,祝君之寿寿天下⑵。
太史在朝稗在野,山人不是谀人者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用豪迈的语言歌颂了一位名叫姚香山的英雄人物。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:

1. 英雄形象塑造
- 开篇就说"英雄之才很久没出现了",为姚香山的出场做铺垫
- 描写他"玉面虬须"的威武外貌,像天神一样降临南方
- 用"挥鞭一指"的潇洒动作,展现他轻松平定海盗的非凡能力
- 通过对比手法:别人用千钧弩打老鼠是大材小用,而他略施小计就能剿灭大盗

2. 功绩描写手法
- 用画面感强的场景:"马前系叛人头"展现他的勇武
- "秋日俘归"的凯旋场景,暗示他立下大功
- 提到他文武双全的背景:哥哥是武将,弟弟是文官,自己还是科举第一
- 用"万骨欲朽今重肤"的对比,强调他拯救了许多百姓生命

3. 深层赞颂技巧
- 用"缝裾虞诩"等历史典故,暗示他比古人更出色
- 最后用祝寿酒的点题方式很巧妙:不仅是祝他长寿,更是祝天下百姓因他而长寿
- 特别强调"我不是拍马屁的人",让赞美显得更真实可信

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豪气干云的英雄气概,就像看一部精彩的英雄电影,通过一系列高光时刻的描写,让一个智勇双全、爱民如子的清官形象跃然纸上。最后用祝寿的方式升华主题,把个人功绩与天下福祉联系起来,显得格外大气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