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一砺四首 其四

素持不杀戒,一视齐冤亲。
今遭此大恶,不报无天伦。
况闻曾子语,不取姑息仁。
实为不得已,挺身事经纶。
苟能悟昨非,赦汝改而新。
负固变诈者,我恕佛亦嗔。
直期后世后,弗忍为逆臣。
惟愿吾与汝,同归天德淳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原本信奉"不杀生"的善良人,在面对大是大非时的思想转变。全诗用直白的语言展现了一个普通人的心路历程,非常真实动人。

开头说主人公一直坚持不杀生的戒律,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。但遇到特别恶劣的事情时("大恶"),他意识到如果不去反抗报复,就违背了做人的基本道理。这里用"天伦"这个词,强调这是关乎人性底线的问题。

诗中提到曾子(孔子弟子)的话,说明真正的仁义不是无原则的宽容。主人公经过思想斗争,最终决定放下戒律挺身而出,这是迫不得已的选择。但他仍然保持慈悲心,表示只要对方悔改,愿意给改过自新的机会。

后几句态度更坚决:对那些顽固不化的奸诈之徒,别说自己不能原谅,就连慈悲的佛祖也会发怒。主人公表明心迹:这样做不是为私利,而是为了后世不做叛臣逆子。最后表达美好愿望:希望所有人都能回归纯朴善良的本性。

这首诗的魅力在于:
1. 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在原则与现实冲突时的真实挣扎
2. 说明真正的善良需要底线,不是无条件的退让
3. 既有除恶的决心,又保留着渡人的慈悲
4. 语言直白有力,情感真挚动人

它告诉我们:面对邪恶时,维护正义本身就是一种大善。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