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赵天羽的官员形象,同时融入了禅意哲理,语言生动有趣。
开头用"长身七尺红两颧"勾勒出一个高大健朗、面色红润的官员形象。"成佛要在灵运先"是句玩笑话,说这位官员想比东晋诗人谢灵运更早成佛,暗示他虽在官场却有超脱之心。
中间四句讲现实困境:世俗与佛境看似只差毫厘,却被公务缠身难以跨越。但诗人笔锋一转,说赵天羽天生有慧根,当官本身就是修行传道的方式。这里把官员身份和佛法修行巧妙结合,很有新意。
最后两句最精彩:用"紫竹林"这个佛教典故,说禅机就在日常景物中,但人们常常"见远不见近"。就像睫毛在眼前却看不见,暗讽世人总爱追求玄妙,反而忽略了身边的真理。
全诗妙在把官员日常和佛法禅意自然融合,既夸赞了赵天羽身在官场心向佛法的特质,又通过"紫竹在眼前"的比喻,道出"真理就在日常生活中"的深刻哲理。语言通俗却意味深长,读来既亲切又有回味。
查慎行
查慎行(1650~1727) 清代诗人,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。初名嗣琏,字夏重,号查田;后改名慎行,字悔余,号他山,赐号烟波钓徒,晚年居于初白庵,所以又称查初白。海宁袁花(今属浙江)人。康熙四十二年(1703)进士;特授翰林院编修,入直内廷。五十二年(1713),乞休归里,家居10余年。雍正四年(1726),因弟查嗣庭讪谤案,以家长失教获罪,被逮入京,次年放归,不久去世。查慎行诗学东坡、放翁,尝注苏诗。自朱彝尊去世后,为东南诗坛领袖。著有《他山诗钞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