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声孚先生席上痛旧

大雅谁能继,风流夙欲探。
登堂肠已热,洒泪意多惭。
雪叶飘逾大,梅花放正酣。
负薪亲道貌,操麈接高谈。
话旧身全痛,迷途事半憨。
河阳曾绾绶,叶令乍停骖。
云拥轩辕岭,溪同钴鉧潭。
闽江通僰笮,蜀道苦凫蚕。
捉虎城常闭,鸣琴俗乍谙。
可怜岩邑小,谁信土泉甘。
巫女妆如鬼,蛮奴走似甝。
水奇疑沸鼎,树丑类垂鬖。
何日飞仙舄,终朝礼佛昙。
天心宁有意,人事讵能参。
鵩鸟形偏恶,桐乡祀可担。
城边花寂寂,原上草毵毵。
月古烟云坏,山昏瘴疠含。
一船徒有骨,八口总无甔。
竹箐荒祠庙,鼪鼯窜帐龛。
艰难累寡母,涕泗抱丁男。
哀狖啼寒雨,饥鸱立老楠。
望云心更碎,挂剑客何堪。
杖履当年梦,人琴地下函。
抠衣娴拜跽,长号哭声三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是作者在朋友徐声孚的酒席上,触景生情回忆往事的作品。全诗用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,表达了人生际遇的感慨。

开篇作者感叹当今难寻高雅之士,自己虽向往风流雅事却深感惭愧。接着用"雪叶飘""梅花放"的冬景,暗示内心的苍凉与孤傲。诗中回忆了过往仕途经历——曾在河阳做官,见过轩辕岭的云雾,走过蜀道的艰险,治理过民风彪悍的边远小城。这些经历充满传奇色彩,既有"捉虎城"的凶险,也有"鸣琴"治县的雅致。

后半段笔锋转悲,描写现实的困顿:家人挨饿("八口无甔"指全家无米下锅),祠堂破败,只能与野兽(鼪鼯)为伴。最动人的是对母亲的愧疚("艰难累寡母")和对亡友的追思("挂剑客何堪"用春秋季札挂剑的典故表达对逝者的情义)。最后"长号哭声三"的结句,将积压的情感彻底释放。

全诗就像一部微缩的人生纪录片,既有年轻时的壮志豪情,也有中年的人生困顿,更有对亲人、朋友的深厚情感。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真实感——不掩饰失败,不回避痛苦,在风雪梅花间始终保持文人风骨,在饥寒交迫中依然重情重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