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韵楼头闻角

龙蛰穷冬万否开,蛩吟清晓在蓬莱。
五更枕上惊残梦,一曲楼头动小梅。
入牖凉飔声咽绝,满庭斜日思徘徊。
新年合我七十一,柯岭不如归去来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清晨的场景,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和人生感慨,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淡淡忧伤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。

前两句用"龙蛰"和"蛩吟"两个意象,分别描绘了冬天万物蛰伏的寂静和清晨虫鸣的生机,形成鲜明对比。"蓬莱"一词暗示这是一个远离尘嚣的清净之地。

中间四句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展开:五更天被角声惊醒,楼头的乐曲惊动了早开的梅花。凉风从窗户吹进来,角声渐渐消失,夕阳斜照庭院,让人陷入沉思。这些画面充满了冬日的清冷感,也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孤寂。

最后两句直抒胸臆:新年到来自己已经七十一岁,不如回到柯岭(可能指故乡或隐居地)去过闲适的生活。这是对人生暮年的感慨,也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。

全诗以冬日景物为背景,通过角声、梅花、凉风、斜阳等意象,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,最终落脚在对归隐生活的向往,情感真挚自然。诗中"惊残梦"、"思徘徊"等词句,生动表现了老年人对时光易逝的敏感和对往事的追忆。

赵抃

赵抃(biàn)(1008年—1084年), 字阅道,号知非,衢州西安(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)人。北宋名臣。元丰七年(1084年),赵抃逝世,年七十七,追赠太子少师,谥号“清献”。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,时称“铁面御史”。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,为政简易,长厚清修,日所为事,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。著有《赵清献公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