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词写于1925年,作者借题画丐(乞丐画家)的图画,抒发自己年华老去、怀才不遇的悲凉心境。
上阕(前四句):
开篇"惨绿韶年付酒杯"用"惨绿"形容青春,暗示本该绚烂的年华却只能在酒中消磨。"江关萧瑟庾郎才"借用南北朝庾信的典故,说自己的才华就像秋风中萧瑟的江南,无人赏识。"无声诗笔"指画作虽美却无人理解,只有苏轼(髯苏)这样懂艺术的人才能欣赏。
下阕(后五句):
"腰带缓"说人消瘦,"鬓霜催"写白发渐生,两个细节道尽岁月催人老。"吹箫我亦老风埃"把自己比作街头卖艺的乞丐,在风尘中老去。最后两句最动人:劝你别唱《莲花落》(乞丐唱的曲子),因为人生就像流水落花,这个事实太让人悲哀了。
全词妙在:
1. 用乞丐画家自比,新颖又心酸
2. "惨绿""无声诗笔"等用词既形象又含蓄
3. 结尾的流水落花比喻,把抽象的悲哀变得具体可感
4. 通篇都在说画丐,实则句句写自己,这种借题发挥的手法很巧妙
这首词打动人的地方在于:它不仅是怀才不遇的抱怨,更是对生命流逝的清醒认知。作者像站在河边看流水,明知抓不住,却还是为每一朵消逝的浪花叹息。这种对时光的敏感和诚实,正是诗词最动人的品质。
况周颐
况周颐(1859~1926)晚清官员、词人。原名周仪,因避宣统帝溥仪讳,改名周颐。字夔笙,一字揆孙,别号玉梅词人、玉梅词隐,晚号蕙风词隐,人称况古,况古人,室名兰云梦楼,西庐等。广西临桂(今桂林)人,原籍湖南宝庆。光绪五年举人,曾官内阁中书,后入张之洞、端方幕府。一生致力于词,凡五十年,尤精于词论。与王鹏运、朱孝臧、郑文焯合称“清末四大家”。著有《蕙风词》、《蕙风词话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