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晚

湖远慵呼艇,春归只闭门。
树高应翠合,竹静自黄昏。
轩冕情终薄,诗书好益尊。
人间难办事,夜气要长存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喧嚣、回归自然的隐士生活,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、热爱诗书的人生态度。

前四句写景:远处湖水悠悠,懒得划船出游;春天悄然离去,我独自闭门不出。树木长得高大茂密,翠绿的枝叶自然交织成荫;竹林静谧安详,在黄昏中更显幽深。这些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淡远的氛围,展现了作者远离尘世的闲适生活。

后四句抒情:面对功名利禄(轩冕指官位),我始终兴趣寡淡;唯有诗书典籍,越读越觉得珍贵。人世间太多纷繁复杂的事情难以处理,不如保持内心的清明(夜气比喻纯净的心境),让这份宁静长久留存。

全诗通过对比"湖远/春归"的自然之美与"轩冕/人事"的世俗烦恼,突出了作者追求精神自由、坚守内心净土的志趣。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悠远,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智慧与从容。

张镃

张镃(1153—1221?)原字时可,因慕郭功甫,故易字功甫,号约斋。南宋文学家,先世成纪(今甘肃天水)人,寓居临安(现浙江杭州),卜居南湖。出身显赫,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,刘光世外孙。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,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。隆兴二年(1164),为大理司直。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。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,迁司农寺丞。开禧三年(1207)与谋诛韩侂胄,又欲去宰相史弥远,事泄,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,卒于是年后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