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坐

短烛频移刻,良宵不问更。
坐疑天籁息,兴与月华清。
晴汉星如减,风林鸟误惊。
那知车马客,缘底尚西征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《夜坐》描绘了一个人深夜独坐时的所见所感,通过细腻的观察和内心活动,展现了宁静与孤独交织的复杂情绪。

开头两句"短烛频移刻,良宵不问更"写时间流逝:蜡烛越烧越短,暗示夜已深,但诗人沉浸在这美好的夜晚中,甚至忘记了时间。这里用蜡烛的燃烧代替看钟表,更显诗意。

中间四句是夜景描写:"坐疑天籁息"写四周安静得仿佛连大自然的声音都消失了;"兴与月华清"说自己的心境和月光一样清澈平静;"晴汉星如减"写晴朗夜空中星星似乎变少了(可能是月光太亮);"风林鸟误惊"写风吹树林惊醒了栖息的鸟儿。这些描写既真实又带着诗人的主观感受,让夜晚的静谧与生机并存。

最后两句"那知车马客,缘底尚西征"突然转折:诗人想到那些还在夜间赶路的旅人,不明白他们为何要如此奔波。这里用他人的忙碌反衬自己的闲适,也隐隐透露出对世俗奔波的困惑。

全诗的魅力在于:
1. 动静结合:安静的夜晚与惊飞的鸟、远行的车马形成对比
2. 情景交融:外在景物与内心感受完美结合
3. 以小见大:通过个人夜坐的体验,引发对人生状态的思考

诗人没有直接说"我很孤独"或"夜晚真美",而是通过蜡烛、月光、飞鸟这些具体事物,让读者自己感受到那种既宁静又略带忧郁的复杂心境。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,正是古典诗词最打动人心的地方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