苑西佛寺中见杨花

长廊吹雪复吹绵,杨白花飞绝可怜。
绿叶暗来春老矣,红楼飘去梦依然。
每添枨触缘孤驿⑴,曾共儿童捉小年。
閒对东风两惆怅,海棠零落佛堂前(院中有海棠二株连日委地尽矣)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佛寺中的杨花飘落景象,通过细腻的观察引发人生感慨。

前四句写景:长廊里杨花像雪片又像棉絮飘飞,白色的花絮显得格外柔弱可怜。绿叶悄悄长出暗示春天即将结束,而红楼前飘过的杨花依然像梦境般轻盈。这里用"吹雪""吹绵"的比喻让杨花有了立体感,"春老矣"三字点出时光流逝的惆怅。

后四句抒情:诗人说每次看到杨花都会触动愁绪,想起曾经在驿站独处时的心情,也回忆起童年追逐柳絮的快乐时光。最后两句将镜头拉回现实——诗人对着春风暗自感伤,眼前海棠花已落满佛堂前的地面。这里"捉小年"的童年回忆与"佛堂前"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,暗示美好时光的消逝。

全诗妙在三点:1.用杨花贯穿全篇,既是实景又是情感载体;2.时空转换自然,从眼前景到回忆再回到现实;3.用"海棠零落"的实景收尾,比直抒胸臆更有感染力。诗人通过寻常的暮春景象,道出了对时光易逝、童年不再的普遍人生感悟,容易引发读者共鸣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