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劳作的生动画面,语言清新自然,充满生活气息。
前两句写的是菜园里的景象:刚割过的薤菜(一种类似葱的蔬菜)又长出了整齐的新茬,豆苗刚长出的嫩叶时而合拢时而分开。这里通过"新痕割复齐""合仍离"的动态描写,让我们仿佛看到蔬菜在园中生长的鲜活姿态,也暗示了农人辛勤劳作的痕迹。
后两句笔锋一转,写到了鸟儿的调皮:鷽鸟(一种山雀)的叫声正悦耳动听时,却突然飞走了,不肯为诗人多停留片刻。这种突然的转折带着些许幽默和无奈,就像我们拍照时小鸟突然飞走的场景,让整首诗顿时活泼起来。
全诗妙在把平凡的农事写得趣味横生:蔬菜在生长,鸟儿在嬉戏,诗人在旁观。通过"割菜-看豆-听鸟-飞走"四个连贯的生活片段,既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美好,又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生灵的喜爱和一点小小的遗憾。最有趣的是,诗人不说自己留恋鸟鸣,反而怪鸟儿"不为诗人多留会儿",这种带着孩子气的抱怨让诗歌显得格外亲切可爱。
杨万里
杨万里(1127年10月29日-1206年6月15日),字廷秀,号诚斋。吉州吉水(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)人。南宋著名诗人、大臣,与陆游、尤袤、范成大并称为“中兴四大诗人”。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“诚斋”二字,故学者称其为“诚斋先生”。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,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,被誉为一代诗宗。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、清新自然,富有幽默情趣的“诚斋体”。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,且以此见长。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、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。著有《诚斋集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