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《十八滩》描绘了作者乘船经过险峻的十八滩时的所见所感,既有对自然壮景的震撼,也暗含对历史的追忆。
首联(前两句)交代背景:作者与朋友在"五城"分别后,独自乘船穿越千里水路,再次经过凶险的十八滩。"孤棹"二字突显孤独感,为全诗奠定苍凉基调。
颔联(三四句)用比喻写险滩:浪涛拍岸声如雷鸣,江中乱石像生铁般狰狞。这里"铁巉岩"的版本差异很有意思——"巉岩"强调陡峭,"孱颜"则突出石形怪异,但都生动表现了乱石的险恶。
颈联(五六句)转向奇幻想象:阴天时江面雾气如海市蜃楼笼罩商船("商轴"指商船),夜晚仿佛听见宝剑在剑门关龙吟。这两个典故既写实景,又暗喻旅途凶险如战场。
尾联(末两句)突然转入历史回忆:想起当年平南将领们乘战船经过此地凯旋的场景。这与前文孤舟险滩形成强烈对比——当年是胜利的喧嚣,如今只剩孤独的旅人。
全诗最妙处在于双线交织:明写凶险水路,暗藏人生感慨。十八滩既是真实地理,也象征人生旅途的艰难。结尾的历史闪回更添沧桑——同样的地点,不同的境遇,让人感受到时间的力量。诗中"怒涛""铁石""苍龙"等硬朗意象,配合雷鸣、龙吼的声响效果,共同营造出气势磅礴又带点悲壮的独特意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