偕思成游焦山有作

胜地标浮玉,岿然俯大江。
波光生殿阁,树色隐幡幢。
鸟听经声下,龙随法钵降。
尘劳惭未息,回首怅飞艭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游览焦山时的所见所感,用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山水与禅意的交融。

首联"胜地标浮玉,岿然俯大江"开篇就勾勒出焦山的壮美:这座被誉为"浮玉"的名山巍然耸立,俯瞰着滚滚长江。"浮玉"这个比喻既写出山色青翠如玉,又暗示其仿佛漂浮在水中的仙境感。

中间两联通过四个动态画面展现山寺的灵性:波光映照着殿阁的倒影,林木掩映着寺院的经幡;飞鸟似乎被诵经声吸引而驻足,传说中的龙也因高僧的法力而驯服。这些描写将自然景观与佛教氛围完美融合,让读者仿佛听到梵音袅袅,看到灵光闪现。

尾联笔锋一转,诗人自叹仍被尘世烦扰所困,回望离去的船只时心生怅惘。这个结尾很巧妙,既点出自己尚未超脱的遗憾,又通过"飞艭"(快速离去的小船)这个意象,暗示人生如流水般匆匆。

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:它不只是写景,更通过山水禅境的描写,反衬出诗人对清净境界的向往与难以超脱现实的矛盾心理。这种"身在红尘,心向净土"的感慨,很容易引起现代人的共鸣——我们何尝不也是在繁忙生活中,偶尔渴望一方宁静呢?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