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月九日圣驾幸学先是阻雨改卜适际晴和侍从观礼喜而有作 其二

雨馀春意满贤关,咫尺天临侍从班。
旷典正逢三月里,清光近仰一堂间。
新加牲币过唐宋,远绍云仍及孟颜。
十里旌旄红日拥,銮舆徐驭六龙还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的是皇帝在三月九日亲临学宫(古代最高学府)视察时的盛大场景。全诗用明朗欢快的笔调,展现了雨后天晴的吉祥氛围和庄严隆重的皇家仪仗。

前两句写雨后初晴,春意盎然,皇帝驾临学宫的景象。"贤关"指学宫大门,暗示这里是培养贤才之地。皇帝近在咫尺,侍从们恭敬列队,画面感很强。

中间四句重点描写典礼盛况:三月正是举行大典的好时节,在一堂之内就能近距离感受皇帝的威仪。典礼规格超过唐宋两代,传承的礼制可以追溯到孟子、颜回这样的圣贤时代。这里通过古今对比,突出当下典礼的隆重。

最后两句像电影镜头般拉远:在十里长的仪仗队护送下,皇帝的銮驾(豪华马车)由六匹骏马拉着缓缓回宫。红日、旌旗与车驾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,既显皇家气派,又带着典礼结束后的从容。

全诗最妙处在于将庄严的皇家典礼写得生机勃勃。雨后清新的空气、三月的春光、红日照耀的仪仗,这些明快意象冲淡了典礼的严肃感,让整首诗洋溢着"喜而有作"的欢愉情绪,既展现了皇权威仪,又不失春日特有的生机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