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朱约之

子墨文章不自珍,连编大轴弃如尘。
久收幽履安岩谷,但见高名出搢绅。
欲寄远书寻素舸,今逢佳士得朱轮。
放谈可讲平生学,新传行观尽获麟。

现代解析

好的,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分析:

首先,这首诗名为《寄朱约之》,可能是写给一个叫朱约之的人。诗人可能在远方思念他,或者想与他交流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。

第一句“子墨文章不自珍”,可以理解为诗人拥有才华和学问,但他并不特别珍视自己的文字作品。可能表明诗人淡泊名利,更加重视内在的品质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。

第二句“连编大轴弃如尘”,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于自己的著作的淡泊态度。即使他的作品像连篇巨轴一样多,他也像丢弃尘埃一样对待它们。这可能反映出诗人的一种超然心态,不追求外在的成就和赞誉。

第三句“久收幽履安岩谷”,可以理解为诗人长时间过着隐居山林的生活,过着平静安宁的生活。“幽履”可能指诗人的日常步履,也即他的生活轨迹。这里表达了一种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满足。

第四句“但见高名出搢绅”,则是一种转折。尽管诗人自己淡泊名利,但他看到别人因为名声和地位而出众,进入社会的高层。这可能引发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反思或者对于友人的期待。

第五句“欲寄远书寻素舸”,表达了诗人想要寄出书信给远方的友人,可能是想要联系朱约之。“素舸”指的是简单的船,这里可能意味着不使用华丽的言辞或形式,直接传达真实的心意。

第六句“今逢佳士得朱轮”,意味着现在遇到了贤能的人,朱轮可能是指华丽的马车或者代表某种地位或成就的象征。这可能是诗人对朱约之的一种赞美和肯定。

最后一句“放谈可讲平生学,新传行观尽获麟”,表达了诗人愿意与友人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,以及对于新的知识和信息的期待。“获麟”可能是一种比喻,表示获得珍贵的知识或成就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的心境和生活状态,表达了他对于学识和人情的态度,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。通过这首诗,可以看出诗人淡泊名利、崇尚真实、向往隐居生活的一面,同时也表现出他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。

李复

宋京兆府长安人,字履中,世称潏水先生。神宗元丰二年进士。尝师张载。喜言兵事,于书无所不读,工诗文。累官中大夫、集贤殿修撰。徽宗崇宁中,为熙河转运使,以议边事不合罢。金兵入关中,起知秦州,空城无兵,遂遇害。有《潏水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