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是送给朋友郭淳的一首赠别诗。诗中提到了你们曾经一起考取进士,同年入朝为官的情景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现代语言解读:
诗句解释
春秋三榜悉同年,入直同趋朵殿偏。
“你们和我都是在一年的三次考试中一同考取进士,一起进入了皇宫的大殿。”
手版竞思参俗吏,头衔莫更说神仙。
“大家都想着参拜地方官吏,而不要再去谈论什么神仙的头衔了。”
著书我续容斋笔,述祖君笺尔雅篇。
“我打算接着在著书方面继续努力,你则要整理注释古代经典。”
他日讲堂来问讯,胥台侧畔越溪边。
“他日你回乡的时候,记得来我的讲堂看看,或者到胥台的旁边越溪的另一边走走。”
解读
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深厚的情谊。诗人首先回忆了他们共同的进士经历,强调了彼此之间的同窗情谊。接着,通过描述大家的现实情况,暗示了仕途的艰辛,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诗人鼓励对方继续努力,同时表达了对方的才华和贡献。最后,诗人表达了希望未来能够重逢的美好愿望,同时透露出一种淡淡的离愁。
整首诗语言平实,情感真挚,通过对朋友现实情况的描述,传达了深厚的同窗情谊和对未来相聚的期盼。
洪亮吉
洪亮吉(1746~1809)清代经学家、文学家。初名莲,又名礼吉,字君直,一字稚存,号北江,晚号更生居士。阳湖(今江苏常州)人,籍贯安徽歙县。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,授编修。嘉庆四年,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,极论时弊,免死戍伊犁。次年诏以“罪亮吉后,言事者日少”,释还。居家十年而卒。文工骈体,与孔广森并肩,学术长于舆地。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,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。